探究不銹鋼凹槽管擴口裂紋產生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不銹鋼凹槽管在形變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錯層、形變孿晶、應變誘發馬氏體,并在晶界與退火孿晶附近形成位錯塞積和位錯胞狀組織。這些形變組織結構對加工硬化均有貢獻。進行固溶處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消除材料的內應力并降低硬度,提高管材的可成形性。而處理后硬度值過高說明軟化效果差,殘余應力沒有充分釋放,因為殘余應力引起的晶格畸變也會使硬度值改變。正是由于殘余應力的存在,導致在擴口時容易在應力集中的地方產生裂紋,從而影響擴口性能。由于晶界和晶界兩側晶粒的位向差,增加了晶體中位錯滑移的阻力,因此晶界的主要作用是阻礙位錯運動。晶粒越細,晶界越多,阻礙位錯滑移的作用就越大,屈服強度就越高,形成了晶界強化,從而產生加工硬化;因此晶粒越小,在擴口時越容易產生加工硬化。
為尋找不銹鋼凹槽管擴口裂紋產生的原因,利用光學顯微鏡、拉力試驗機及硬度測試儀對其擴口裂紋及加工過程中的硬度積累環節進行了試驗分析。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1、熱處理軟化效果不良造成不銹鋼凹槽管硬度較高,容易產生擴口裂紋。
2、隨著拉拔加工道次的增加,不銹鋼凹槽管的硬度升高;隨著拉拔加工的管徑變小,其硬度呈線性增長,說明連續拉拔加工會導致不銹鋼凹槽管硬度升高。雖然每一道次拉拔之后都有中間熱處理,但并不能使其恢復到原始的硬度狀態,說明中間熱處理不能使殘余應力完全消除,而且隨著拉拔道次的增加,這種狀況在逐漸積累。
3、延伸系數大時不銹鋼凹槽管硬度增加得多些,而延伸系數小時其硬度增加得少些;隨著延伸系數的增大,不銹鋼凹槽管拉拔加工后硬度升高加快;當延伸系數超過1.20時,硬度增加更快。
4、不銹鋼凹槽管的直徑越小,加工道次越多,其硬度越高,導致擴口不合格的幾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