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大管標準的發展歷程
我國不銹鋼大管30年的發展變化,在我國不銹鋼管標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部不銹鋼管國家標準是30多年前發布的GB/T 2270-1980《不銹鋼無縫鋼管》,它結束了之前一直沒有不銹鋼管國家標準可用,只能使用冶金行業標準的局面。國家標準的出現極大規范和推動了不銹鋼無縫鋼管制造行業的發展,該標準中涉及的不銹鋼牌號為19個,其中奧氏體不銹鋼牌號12個。這一標準使用了十多年,直到被GB/T 14975-1994《結構用不銹鋼無縫鋼管》和GB/T 14976-1994《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所替代為止。從標準的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不銹鋼管的國家標準開始了從單一、不區分用途、應用領域的一項通用標準,向根據不同使用用途的專用標準方向發展。
我國不銹鋼大管標準的發展歷程
早的不銹鋼焊接鋼管國家標準是GB/T12770-1991《機械結構用不銹鋼焊接鋼管》和GB/T12771-1991《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該標準一方面促進了不銹鋼焊接鋼管的生產技術發展和質量提高,另一方面促進了不銹鋼焊接鋼管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和普及,在諸多工程實踐中替代了不銹鋼無縫鋼管。特別從20世紀末直至今天,隨著以三大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代表的石油化工企業大量引進國外先進的石油煉化、化工項目的工程設計包、數據包,在全國各地建設了諸多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等大型裝置,各種高要求的不銹鋼焊接鋼管被大量地應用于工藝管道、配管上,帶動了國內不銹鋼焊接鋼管生產能力的大幅提升,促進了我國不銹鋼焊接鋼管標準水平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